回来了

date
Jul 16, 2018
note
slug
came-back
type
Post
status
Published
tags
日记
summary
自从高中有了这个博客开始,过去那个害怕语文、害怕表达、害怕写东西的我,也渐渐有了在网上写东西的习惯。到现在,常常一写就是一大段文字。过去的很多痕迹,都留在了这个博客里面。但到了大学以后,正如3月份时写的那篇博文 所述,我大学以来的尝试与折腾,除了技术上的东西,这里并没有留下什么。
自从高中有了这个博客开始,过去那个害怕语文、害怕表达、害怕写东西的我,也渐渐有了在网上写东西的习惯。到现在,常常一写就是一大段文字。过去的很多痕迹,都留在了这个博客里面。但到了大学以后,正如3月份时写的那篇博文所述,我大学以来的尝试与折腾,除了技术上的东西,这里并没有留下什么。
最近也在试着回忆过去曾经历过什么,惊恐地发现,我竟然想不起来一丁点儿东西,加之由于平时没怎么关注课堂内容导致在考试周各种考前预习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整个人也陷入一阵莫名的焦虑之中无法自拔,直到这两天才慢慢缓和过来。
翻看过去发的朋友圈,才发现,虽然我不怎么刷朋友圈,但也在那儿留下了不少记录。上面记录了我的一些零碎想法,也分享了许许多多当时觉得不错的东西。有时候我也在里面写了许多长长的文字,但其实并没有怎么认真翻回去看过。思考背后可能的原因,大概和周围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一股脑儿都用微信有关,也就是那些脑残的所谓“微信办公”。越来越大的空间占用却不敢删除的卡顿、本应代表着私人的领地却频频被各种无关私人的东西侵入的无奈现状,也让我对这个 APP 产生了诸多抗拒。
再次想起《浅薄》这本书,或许这就是媒介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吧。微信的设计,在潜意识中并不鼓励你回忆过去。比如在朋友圈发的长一点的文字,被它截成一行,只有点进去才能看见全文,对于阅读,也常常也是一刷而过。用的多了,自然也不会太有耐心去翻看过去的记录,大概也是我最近陷入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段时间考试和预习之余,我也无意识地在各个博客中徘徊,其中停留时间最长的无疑是 bang 师兄的博客,师兄在博客中留下了许多在华师上大学时的见闻和感悟,让我深受启发。
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师兄的一篇关于博客的总结文章:博客十年 « bang’s blog。师兄说,“现在流行的微博朋友圈都是快销品,写了什么以后不会再去看它,博客不一样,现在回头看以前写的博客,还挺有意思,很多想法和见闻都记录下来了,很让人怀念”。的确,想想我的朋友圈,我又有翻过多少呢?再看一看高中时写的博文,感慨万分。
前几天在写完上一篇博文以后,在朋友圈发了个牢骚,收到了这么一句回复:“取悦自己总是比取悦他人容易得多”。的确啊,或许我最缺的,应该是与自己的对话,而不是分享这件事。
回想起来,这几年博客给我带来了不少的沉淀,记录了许多有意思的想法。而如今将近大三,回头看看我大学这两年,在大学这片泥淖中,我也算是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同学和老师,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面对大学的心态;有沉迷电脑的折腾,有做班级的学习委员,有在社团中摸爬滚打,有在学校网络中心的勤工助学,有参加过各种奇怪的竞赛,有去搞所谓的课外科研课题,有告别一段青涩的记忆,也有参加三下乡为孩子们带去一些知识和启发。唯独没有在博客把自己的思考的沉淀留下,生活也跟着朋友圈一道,随波逐流了。到最后,沉淀下来的,除了一点点细枝末节的技术,别无所有。
有时候也挺庆幸自己喜欢的是技术,在这浮躁的环境的影响下,还能留下一点儿平静。去年关注到了前 Deepin 系统负责人王勇在简书写的博文,王勇过去奋斗的经历给了我很深的感触。那时同学周围盛行互称“大佬”的风气,常常令我无所适从。后来读了他的 《想成为技术牛人,千万不要成为虚名牢笼的奴隶》《Linuxer如何直面内心的挣扎?》,内心的一些平静和坚定开始生根发芽,也让我对开源有了一丝信念。
下半年开学初留意到深度和 GZLUG 要在广州举行一场 Linux 用户交流会的消息,勇哥(就让我叫他勇哥吧:D)也会到场分享。赶紧报了名,也带上了几个协会的小伙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类似 LUG 的线下活动。第一次的交流,收获颇丰,不仅仅是rp爆发抽到全场唯一一只一等奖的 deepin 背包。
开源是一种信念、生活方式
开源是一种信念、生活方式
深度存在的意义?
深度存在的意义?
后来听闻勇哥离职的消息,思考了很久,我想我能理解为什么。在那充满浮躁之气的纷纷扰扰的生活里,仅有的一些沉淀也消失了,大概是最难受的事情吧。
或许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在其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
记录多年的博客,大概也是这么一个平静的地方。
所以,我回来了。

© zgq354 2014 - 2024 | CC BY-NC-SA 4.0 | RSS